plant Cell:周艳等发现水稻落粒调控新基因
近日,国际著名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Cell在线刊登了上海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 Control of Seed Shattering in Rice by the AP2 Transcription Factor SHATTERING ABORTION1,” 同期The plant Cell还配发了编辑部评论文章“SHAT1...
plant Cell:拟南芥根木质部发育机制研究获进展
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因子eIF5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调控真核生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左建儒研究组最近的研究发现,拟南芥eIF5A-2/FBR12通过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调控拟南芥根木质部的发育。eIF5A-2/FBR1通过与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以及下游磷酸传递蛋白基因(AHP)的遗传互作,调控原生木质部的分化与发育。
plant Physio:研究揭示地下植物世界
如今植物和计算机科学家们可以更加精确和清晰地研究地下植物世界。这项革命性的技术将改善我们作物种植的多样性并提高产量。近日,由诺丁汉大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院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原本医院采用的CT 照片中的X射线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成像分析软件。此项技术首次允许软件自动区分土壤中植物根茎和其他元素。
The plant Cell:余迪求等拟南芥WRKY57转录因子研究获进展
植物叶片衰老受到多种发育因子和环境因子所调控。外源植物激素茉莉酸(JA)处理可以诱导叶片细胞迅速进入衰老程序,而生长素(Auxin)却可以有效地抑制该过程发生。众所周知,植物激素JA和auixn介导的信号途径之间存在着交叉调控通路,并在植物发育和抵抗病原菌侵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功能。但是JA和auixn在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交叉调控机制及其信号通路,目前尚不了解。
plant Cell:新方法可破译复杂谷物基因组
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学与农作物研究所的Stein博士带领一个国际科研团体,经过两年努力,终于首次观察到谷类作物大麦的全基因组。科学家们借助他们建立的新方法,已能确定大麦全部基因2/3的排序,这些成果成为完整破译大麦与相近的小麦基因组的基础。 根据来自世界粮农组织的信息,小麦与大麦在全球种植最多的谷物排名中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五位,它们对于经济与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plant Pathol.:科学家发现抗油菜叶斑病基因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抗油菜叶斑病的基因,他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培养出能够抗病和高产的新品种油菜。 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新一期《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一些油菜变种中发现了这个代号为R的抗病基因,它位于油菜的A1号染色体上。拥有这个基因的油菜会生产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影响叶斑病病原菌的繁殖行为。
The plant Cell:何新建等拟南芥叶酸多聚谷氨酰基化研究获进展
2013年7月23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何新建实验室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Folate polyglutamylation is involved in chromatin silencing by maintaining global DNA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H3K9 di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的论文。
plant Cell:揭秘细胞分裂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植物中首个Bub1同源基因BRK1(Bub1-related kinase1),为解析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提出了新观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15日在plant Cell杂志上。
plant Cell:储成才等水稻长日照开花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开花直接影响着植物能否正常的繁衍后代,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已有研究表明,开花素通过微管系统到达顶端分生组织,激活其他基因的表达,最终促使植物开花。水稻开花转换时间(即抽穗期)决定了水稻品种在不同区域的适应能力和水稻产量。因此,对水稻抽穗期调控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对揭示水稻开花调控机理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